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学研究》 > 201421
编号:13670709
静脉滴注法CT胆系造影对阻塞性胆管病变的诊断价值(1)
http://www.100md.com 2014年7月25日 沈振江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 目的:探究阻塞性胆管病变采用静脉滴注法CT胆系造影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怀疑胆道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静脉滴注法CT胆系造影诊断,螺旋CT扫描从膈顶至胰腺钩突区,并用MIP、VR、MPR与CPR合成三维胆管树影像,总结分析其临床诊断结果与价值。结果:20例怀疑胆道梗阻患者经静脉滴注法CT胆系造影后,胆管树显示一级13例,二级3例,三级2例,四级1例,此外剩余1例患者迷走右肝管汇入肝总管。均显示出胆管梗阻的具体部位、程度、范围及原因,同时胆管解剖与异常在MIP、MPR与CPR图像比轴位图像显示更加清楚。结论:对于阻塞性胆管病变(如胆道梗阻),采用静脉滴注法CT胆系造影可以准确地判断病变的具体情况,能为临床治疗(围手术期)提供更好的胆系三维影像,值得临床借鉴。

    【关键词】 阻塞性胆管病变; 胆道梗阻; 静脉滴注法; CT胆系造影

    中图分类号 R44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4)21-0056-03

    胆道梗阻属于常见阻塞性胆管病变疾病,指的是胆管排出道的任何一段因为胆管腔内病变、管壁外浸润压迫、管壁自身疾病等,使得胆汁排泄不畅(甚至完全堵塞)所致的胆管机械性梗阻[1]。胆道梗阻若处理不及时或不当,则会引发严重后果,为此要加强本病的早发现与治疗,积极做好早期诊断就显得十分关键。目前,胆道梗阻诊断方式包括PCT、ERCP等,但大部分属于有创性检查[2]。为此近几年笔者所在医院采用有创性检查的替代与补充检查方式——静脉滴注法CT胆系造影(DI-CTC),取得了比较良好的效果。DI-CTC有着简单、安全、检查时间较短、无创及胆系充盈效果好等优势[3],可以更清晰地将胆管树空间解剖结构显示出来,同时对于胆囊与肝内外胆管结石诊断,以及了解胆囊与胆管术前术后胆管树解剖结构与变异情况有着积极的意义。为进一步分析DI-CTC对阻塞性胆管病变的诊断价值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